26日晚21时30许,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回龙观法庭法官马彩云及其丈夫李福生(该院法警)在住所楼下遭到两名歹徒枪击,马彩云身中两枪,经抢救无效死亡,李福生受轻伤。
其实前几天法律类公众号的朋友圈都有在刷屏,小编当时就进入了几个官方的网站,并没有看到相关的信息,于是没有在意,因为毕竟网上的假消息也很多。后来看到一些比较著名的公众号也发了类似的文章,只是标题内容都比较隐晦,但都是隐约指向这件事情。
回去找之前的文章,却发现这么一行小字“经用户举报,发现此内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,请查看对应规则”。
违反了什么相关法律和政策?我们不得而知,后来一篇点击量超过10万的文章,说的是一颗罪恶的子弹和满屏的幸灾乐祸,也被屏蔽了。
此时,小编大约认为马彩云法官殉职是真的了。
直到昨天,最高院终于对该事情做出了回应。凶手果然是马彩云法官一个离婚案件的当事人,如果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刑事案件,马彩云法官只是恰好成为了无辜的被害人,那我们纵然悲伤,也不能将这起案件与法治、法院、法官联系起来。
最高院的何帆法官早在两天前,就写了下面的一段文字。
”别再高呼今夜我们都是法官了,职业保障不落实,人人都是司法民工。
别去吆喝大家一起抱团取暖了,制度保护不到位,抱团两个冻死一双。
也别埋怨满屏看客幸灾乐祸了,若自己人都沉默,又能赢得谁的尊重?“
我们自己人都沉默,能赢得谁的尊重?这句话出自我们中国法律行业最顶端的存在--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之口,这对中国法治来说是何等的忧郁和悲哀。
正如某位法官所言:无论出现了多么轰动的法制新闻,法官群体在网络上也几乎是集体失语的。随着民主和法治的旗帜招展得越来越宏大,言论的尺度却显而易见地越来越收紧了。
我们谁也不知道我们离法治有多远,但是我们知道这样不会让我们离法治更近。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阳光的法律生态,而不是屏蔽和删除。
马彩云法官的本科老师,吉大姚建宗教授说:”法治是建立在高贵、优雅、自重、从容的人际生活空间之中的,在一个泯灭基本人性、轻侮平等生命、无视基本人权的社会,在一个充满着暴戾之气和暴力行为的社会,在一个毫无尊重而以轻贱他人为乐却自大且自我膨胀无度的社会,是决不可能建成法治的。“
如果有一天
法官受人尊敬和爱戴;法官可以独立裁判案件,少受法外因素干扰和侵袭,司法受人尊重和敬畏;判决一下,公众不会想着拒不执行裁决或逃避执行,而是尊重判决进而配合执行;案件一进法院,各方都不会想着找关系,而是坚信司法定会公正裁决;司法界压根没有腐败可言,社会对司法威信和公信力寄予厚望;法官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俱佳,哪怕民众对某位法官有意见,但当判决一出,民众只会尊重……
这才是中国法治应有的成色吧。
逝者如斯, 历史上有很多颗子弹改变了或大或小的历史。射向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子弹。射向肯尼迪的子弹。躺向陈水扁的子弹。
希望这一颗子弹,也能改变一些事情。

|